思想对对碰,宝山“90后”班主任与“00后”学生共话劳动!
摘要:北京时间20210101关于【思想对对碰,宝山“90后”班主任与“00后”学生共话劳动!】的具体情况和说明,让www.hqsyjd.com新闻频道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。
陶行知曾说:"劳动教育的目的,在谋手脑相长,以增进自立之能力,获得事物之真知,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。
"
通过“
家班共育
”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,凭借“
实战实践
”的课堂阵地让劳动精神落地生根,这是五育融合背景下班主任建班育人的新增长点。
罗店中学的90后青年班主任结合寄宿制校情,基于班情实际,立足主题教育课,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,与00后学生共话劳动实践,积极挑战自我,以更高站位开展新时代的班主任育人工作。
孟冬妮《爸妈的一天》
围绕“
家校共育的劳动教育
”主题,旨在带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劳动价值,培养生涯规划的意识。前期,班主任指导学生根据访谈提纲
采访父母或是跟随父母上一天班
,学生全面了解某项职业,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与不易。学生分工梳理、分组
展示职业访谈成果或体验成果
,制作手绘海报、微视频、PPT。学生既感悟劳动的价值,又增进亲子关系。课后,学生
制作一张理想职业名片
,包含自身优劣势、岗位职责、所需的知识储备和技能。
家长的从业经历是宝贵的教育资源。平日学习忙碌的高中寄宿生在周末亲身感悟父母的辛劳,与他们促膝长谈,这正是学校与家庭同向同行,营造良好劳动教育生态的有益探索。
▲《爸妈的一天》
瞿霞《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》
课前,班主任指导学生收集平凡劳动者的事迹,采访校园劳动者并剪辑为视频,制定基于学生自治的班级劳动公约。课上,班主任组织学生分组
制作彩色劳动词频图
,深入理解“劳动”的涵义。组织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事迹宣讲,
学生引起共情的同时深刻感受“劳动”的魅力,激发民族自豪感
。学生展示课前自制短片,班主任引导学生感悟“劳动”的辛劳,树立尊重劳动者的观念。
课前采访校园劳动者,课上开展头脑风暴,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极大激发了参与热情,一堂有意义的主题教育课变得有意思,让劳动教育有形化无痕。
▲《校园打工人》
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,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神经末梢。罗店中学高度重视学校育人队伍的专业化发展,致力培育班主任的仁爱之心,鼓励他们走进00后学生的内心,提升洞察力、沟通力、组织力和反思力。
来源:上海宝山官方微信